牛津:美元實質匯率長期看升
牛津經濟研究院9日研究報告指出,國際資本流動造成各國「淨外國資產」的嚴重失衡,美國雖然大量印鈔執行貨幣寬鬆,全球資金還是持續淨流入,依照其模型估測,即使到2050年,美國都會是資產淨流入國家;且因全球央行仍維持低利率以振興產業,進一步讓雙赤字嚴重的美國,償債成本更低。
外銀、外匯交易商普遍認為美元近期會反彈。德銀私人銀行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劉佳認為,美元是所有國際貨幣中「能買到金融商品最多」、「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去年相對其它貨幣的疲弱,外銀財管顧問都會建議客戶「逢低就買」。
惟外銀還是提醒,美元在2020年的發行量大過於許多國家,加上2021年5月貿易赤字達歷史第二高,以及拜登政府力推的基礎建設也將發行債券,對美元前景造成較大的下行壓力。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美國明顯受惠於外國投資資金流入,美國公債、財政券多是其它國家外匯存底投資的主要標的,台灣亦是其中之一,即使現在利率很低,外國投資者仍大量投資美國政府債券,更不用說直接投資美國股票、不動產等另類投資,主要都是美元實質匯率長期走升。
該團隊認為,美元在金融市場有兩項極重要的長期角色,首先,全世界對美國資產的高需求,有力地支持美元持續被需要,給美元帶來上行的空間;其次,即至少在本世紀中葉之前,美元仍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在各國外匯存底的美元占比永遠高過其它外幣。
美元回落與台股大漲,新台幣匯率週一勁升7.1分,以28.015元作收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時報-台北電】貨櫃三雄在外資、市場主力等逢高大賣,而籌碼都丟給散戶,加上股價從高檔回落,籌碼回與技術面雙空,引發今(12)日股價開高後下殺,尤其長榮(2603)由大漲翻黑,航運類股指數也從早盤大漲6%多,到11點過後回落盤下。 航運股股東人數近來一路飆高,顯示籌碼已漸從法人、市場主力大戶手中流到散戶手中,投資專家提醒,航運股已複製之前台積電股買在679元歷史新高,當時投資人數衝上百萬人,隨之股價出現大跌的模式,不建議追高,否則很可能剛好撿到主力出貨。 據統計,貨櫃三雄股東人數創高再創高,一周比一周高,到上周五止,長榮股東數衝上40萬人以上,達416941人,周增42133人,陽明股東數也跳至30萬人整數關卡,來到319947人,周增30850人,萬海股東數逼近10萬人,來到96784人,周增11898人,合計光是貨櫃三雄就周增84881人。 此外,再看其他航運股,台驊投控上周五股東數逼近4萬人,周增2844人,慧洋-KY股東數達72211人,周增1256人,四維航股東數為62571人,周增4966人,股東人數都是呈現大幅成長態勢。 目前仍遭關禁閉的長榮,今日一早股價最高衝上197.5
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調30個基點
同意 AGREE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