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是商人割韭菜的新議題,還是一種全新的獲利思維? 一文解讀這波加密幣熱潮-風傳媒
去年下半年起一股「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風潮在加密幣市場興起。NFT約有 70% 應用是在虛擬寶物和數位藝術品,數位藝術品顧名思義,藝術家以電腦做原生創作,作品本身就是數位格式的記錄,並非把傳統的作品轉成數位照片;為此,藝術家必須將該作品掛鉤於以太坊;以太坊是全球第二大市值以太幣所依賴的技術,同時支援全球最多的區塊鏈開發平台,因此NFT所有交易,主要以以太幣(ETH)進行價格計算。藝術家將藝術品轉化成 NFT 形式,透過以太幣交易予買家,每筆交易均會永久保留、不可逆、公開透明記錄於以太坊區塊鏈上,用戶或鑑定專家可輕易了解該藝術品的購買所有人、發行方及創作者,因此NFT又可稱是加密幣產業的鑑定代名詞。(延伸閱讀:以太幣會取代下跌的比特幣嗎? 奇亞幣將上市 礦工揭:若低於200美元挖礦將無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CryptoArt.io平台顯示,截止到今年8月1日,共有821萬件藝術作品以NFT形式完成銷售,總價值約6.83億美金(26萬枚以太幣ETH)。今年初NFT市場競爭最激烈,光是今年3月就有超過200萬美金的交易量;短短3個月後,今年6月NFT交易量只剩不到20萬美金,可見NFT風潮來的快去得快,似乎又是個煙霧彈。我個人於去年底多次表示不看好NFT市場,認為NFT 不過是商人割韭菜的新議題,好比過去加密幣市場出現過的ICO, IEO炫風,因此不建議投資NFT。
確實!NFT的初衷是專門設計給數位藝術品收藏家,以紀念性質為目的,因此NFT收藏品往往是高價售出,不短期轉售,若不是高人氣作品,轉售常有賣不出去的窘境;然而,商人則是利用各種宣傳手法,鼓勵投資人購買NTF的「周邊代幣(Token)」,請注意NTF的周邊代幣,並非NFT藝術收藏品,而是衍伸的加密幣。這些周邊代幣主要分兩類,一類是NFT技術平台或交易所發行的加密幣(如:XTZ);一類是以遊戲NFT主導的加密幣(如:ALICE),兩著投資風險極高,特別是遊戲類型的NFT加密幣,價格往往跟著遊戲熱度大起大落;此外,這類型的加密幣,沒有任何合理的支撐因素。
NFT應用普及 應合法化以完整保護創作者
相較年初NFT熱度雖有減弱,但是應用層面卻不斷加增。藝術卡牌為例:美國NBA去年嗅出市場商機後,便陸續推出球星NFT周邊,截至今年三月據NBA Top Shot數據,NFT共創造4.83億美元交易額。音樂為例,華納娛樂集團正涉足NFT技術,計畫將未來所有出版的音樂作品均同步以NFT發行,類似的計畫索尼、環球等娛樂公司也著手進行;基於使用加密幣交易藝術品在多數國家尚未立法,因此娛樂公司目前轉為與NFT平台合作,販售該作品的NFT版權。由此可見,2D/ 3D畫作、影片、音樂、設計圖、遊戲程式、演算法等等,各種能夠透過電腦編輯的,都能化為NFT被出售。(延伸閱讀:比特幣大跌嚇死人,虛擬貨幣還能投資嗎?老手:炒短線的退場,反而是好事)
針對NFT衍伸的加密幣,我認為沒有炒作意義,不過我認同NFT最大的價值在於「合法化」。若將NFT合法化,最被衝擊的產業屬版權、專利業者,然而NFT並非取代版權業者,因為NFT具備去中心、去識別性,雖然具備公正性,但技術上無法識別創作者的真實身份,反倒間接向盜版者提供便利。若NFT不被法律保護,熟悉NFT的工程師可,輕易將藝術品下載後二次創作重新上傳NFT平台,盜取財產權。NFT產業勢必結合版權、專利業者,一起為創作者提供線下、線上最完整的創作保護,期待NFT未來的合法路程!
我們定期舉辦【教我買 比特幣】線上活動,目的是讓民眾正確了解產業知識,避免受騙!歡迎各地好友一起共襄盛舉。活動中我們會帶大家認識比特幣,講解市場趨勢,並且分享近期常見的詐騙手法,最後再教大家如何用安全的方式購買比特幣!歡迎點擊連結報名參加!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李可人,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LV創辦人200歲誕辰 玩手機遊戲贏Beeple NFT數碼藝術
隨著NFT熱潮今年迅速升溫,愈來愈多著名品牌、國際企業加入戰團,最新一員是LV。
這個法國奢侈品牌為慶祝創辦人Louis Vuitton二百歲誕辰,推出手機遊戲《Louis The Game》,內裡隱藏30枚NFT供玩家收集珍藏,其中10枚更出自如日中天的加密數碼藝術家Beeple之手。
玩家可以為角色選擇不同的「皮膚」(Skin)
玩家主要任務是收集蠟燭(圖中紫色),換取LV明信片
明信片內容圍繞LV歷史、重要時刻、特別出品等等
《Louis The Game》是一款簡單冒險遊戲,語言可選英文或簡體中文。玩家扮演LV吉祥物Vivienne,在六個風格不同的虛擬世界闖蕩,主要任務是收集蠟燭以及LV配飾。
遊戲內共有200支蠟燭,會帶來200款明信片,內容圍繞LV歷史、重要時刻、特別出品等等。至於LV配飾,收集以外似乎無其他用途,對角色外觀也不起作用。
操作方面,主要就是行走和跳躍。隨著關卡進展,也會陸續解鎖雙重跳耀、空中滑翔、板道滑翔等特殊動作。玩家也可選擇不同的「皮膚」(Skin),以改變Vivienne外貌衣著。
遊戲Android和iOS版本皆有,前者容量要求約1gb,後者則近2.5gb。《Louis The Game》由Unreal引擎驅動,不少玩家都投訴遊戲延遲問題頗為嚴重。
語言可選英文或簡體中文
隨著關卡進展,會陸續解鎖空中滑翔等特殊動作
LV建築物當然會在遊戲登場
對於諸君和筆者來說,重點當然不在遊戲本身,而是隱身其中的NFT數碼藝術。綜合官方聲明和西方傳媒報道,LV在遊戲中安排了30個NFT供玩家收藏,悉數經由以太坊錢包鑄造,其中10個為Beeple創作。
Beeple這個名字,如今於藝術收藏界是無人不識。
這位加密數碼藝術家來自美國,本名Mike Winkelmann,NFT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於今年3月在佳士得拍賣,結果以匪夷所思的US$6,935萬(HK$5.4億;NT$19.5億)天價成交,令他成為身價第三高的在世藝術家,僅次於「普普藝術之王」Jeff Koons與風景畫大師David Hockney。
或許是宣傳策略的一部份,官方或Beeple都沒有透露此30個NFT的詳情。許多玩家(包括筆者在內),玩得頭昏腦漲破了關,也沒有找到絲毫提示。
贏取或觸發NFT的條件究竟是甚麼?是過關速度還是最後隨機抽籤?30個是全球總數還是每位玩家有可能拿到的數目?綜觀各大社交平台,這些問題到截稿為止也未找到答案。
Beeple本名Mike Winkelmann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左圖)為Beeple創作的JPG集合,右圖為其中一幅
MENEW平台的其中一款LV明信片NFT
不過大家無需氣餒,我們還有一線希望。
就著是次合作,Beeple有份創立的NFT平台WENEW已經放置了LV明信片NFT上架,只要按這裡到WENEW網頁登記帳戶即可免費參與抽籤。
明信片NFT有3款,每款各10個版本,合共30枚NFT,由8月15日起每天抽取一位參加者獲獎。
現代藝術史分水嶺!區塊鏈解放數位創作,傳遞NFT超現實之美|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無論你是不是在藝術圈,「NFT(非同質化代幣)」已成為近半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許多拍賣公司更紛紛開設專場進行拍賣、屢創天價成交金額。像是今年3月佳士得(Christie’s)首次拍賣美國數位藝術家Beeple的加密藝術(CryptoArt)作品,以約新台幣19.5億元落槌。
在這之後,蘇富比(Sotheby’s)亦跟進,透過區塊鏈平台Nifty Gateway加入NFT的拍賣行列,甚至開放投資客拿同樣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進行買賣;6月底拍出的101 克拉水滴狀鑽石,買家就史無前例地以1,230萬美元等價的加密貨幣完成付款。
從藝術圈風靡到加密貨幣圈, NFT成為大家亟欲了解和加入的領域,而NFT透過區塊鏈的加密技術產生永久鏈結,能錨定數位創作不被隨意複製、分割,確保創意結晶的獨一無二 ,正如鳳凰藝術聯合創辦人暨總編輯肖戈所言,「NFT改變了數位藝術的創作、版權與交易模式,是21世紀最具創意的藝術變革,是屬於未來的新藝術生態。」
接下來的介紹將著重在以NFT形式的加密藝術,從作品、虛擬展覽再到實體展,可以說科技與藝術看似是兩個對立的世界,但背後都由好奇心與想像力驅動,結合能激盪出更多火花。
將爆炸瞬間,化作唯一的永恆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透過「火藥」作為創作的材料和形式,打破了許多人對於藝術的想像和可能,多年前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吸引了無數的觀眾前往觀賞。
「火藥」作為破壞性強大的工具,固然可以在畫布、紙張、牆壁等媒材留下痕跡,但作為一個強調時間性的藝術品,尤其是「瞬間」的狀態,從準備引爆的過程,到轟然巨響化為寂靜,配合當下的人事物,形成無法複製的感受。
以往都需要邀請觀眾到火藥施放的現場,作為一種觀賞的體驗,只有在當下才能感受瞬間,或者透過影像、照片等用資訊產品紀錄的形式保存,少數成為蒐藏家的珍藏。
這次由上海外灘美術館(Rockbund Art Museum)委託的作品《瞬間的永恆——101個火藥畫的引爆》藉由NFT將這些講究「引爆當下」的感受,透過高科技和區塊鏈技術,來創建唯一的「瞬間即永恆」。
蔡國強分享這個作品,有別於傳統意義上記錄爆破瞬間的影像和照片,也並非爆破誕生的實體火藥畫,而是希望「每個作品的引爆瞬間都獨一無二,各自濃縮著當時當地的環境氣候,包含著我與周圍的人們,所共同經歷的一場小小命運占卜,體驗短暫的錯位和恍惚……。」
因此他才從NFT核心價值出發,開創更新的視野、將藝術的價值透過這樣的形式儲存起來。《瞬間的永恆》將進行48小時的網路慈善拍賣,作品會在網路上展出持續至8月14日。
發售蔡國強NFT作品的平台,是新成立的「TR Lab」。和一般的銷售平台相比,TR Lab更像是一個有交易功能的畫廊,同時也是藝術製作公司,裡頭的成員包含策展人、設計師、創意技術的工程師等,提供藝術家數位作品和NFT創作上的協助,同時為蒐藏家訂製服務。可以瞧見,NFT作為一種呈現的形式,為蔡國強開創了嶄新道路,從創作本質上的找尋各種可能性。
史上第一個加密藝術美術館
藝術品的蒐藏,有時候不僅僅於「擁有」本身,而是希望更多人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你所鍾愛的藝術。雖然NFT近年來蓬勃發展,似乎是一種發財生意,讓投機份子可以一夜致富。但對許多蒐藏家來說,NFT是一種支持新藝術形態和發展的可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加密藝術美術館(Museum of Crypto Art , 簡稱MoCA)便在2020年成立了。
MoCA存在於與網路上,和一般美術館一樣蒐藏和展示NFT藝術作品,但它的初衷並非把藝術當作貨幣或交易形式,而是為虛擬的展示空間建立基礎。
MoCA關注的NFT焦點多放在數位形式的展現,但具故事性的作品,也會透過雲端平台展出,讓藝術家打破時空展現創作,同時也讓數位藝術可以轉賣或是流通,創作者更公平地從得到收益。更重要的是,MoCA希望以去中心化的藝術策展和展覽平台,讓大家更專注於藝術的本質,而不是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目前MoCA有超過3,000件的蒐藏品,其中在他們的創世紀蒐藏(Genesis Colleciton)就是一個時空膠囊,有最早區塊鏈的商品,就像遠古以前洞穴上的壁畫般。
MoCA表示,未來人們可能是透過演算法和區塊鏈來解讀藝術的作品,而在博物館的編年網頁上,更有著加密藝術發展史上重要的展覽、作品、事件里程碑,目前已收羅包括來自160位加密藝術家的160件作品,讓大家清楚了解加密藝術發展。觀眾若要觀展,除了用瀏覽器,他們在虛擬實境(VR)社交平台Somnium Space創造出了一個Metaverse(元宇宙),讓觀眾可以在裡頭欣賞藝術。
至於什麼是Metaverse呢?其實把這兩個字拆開來看,Meta有後設、超越之意,Verse則是宇宙,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由AR(擴增實境)、VR、3D等技術建構,平行於真實世界的網路世界,人類可以在這裡頭做任何事情;而NFT作為一種數位資產,能透過加密貨幣在虛擬世界裡交易,環環相扣形成元宇宙的價值。
當NFT加入實體展覽,玩出更多變化!
然而,實體的NFT展覽又如何呈現呢?今年3月時,北京舉辦了世界第一場實體的加密藝術展「虛擬生境——鏡中迷因可曾見」,以在網路上受到廣受歡迎的「迷因(meme)」作為展覽核心,展示結合藝術和區塊鏈的加密藝術,透過獨特的現場布置和燈光設計,為觀眾帶來互動美學和沉浸式體驗,傳達前衛意義的思想和文化。
展出作品包含點燃NFT藝術品狂潮、第一件在佳士得拍出的NFT作品《Robert Alice》,迷因《Nyan Cat(俗稱彩虹貓)》、知名數位藝術家Beeple的系列創作等等。
不過與其說是一場藝術展,「虛擬生境」更像是技術展,讓觀眾對於這類型的藝術有更多的認識。從主辦的單位的組成就能略知一二:由亞洲首家加密藝術平台Block Create Art(BCA)發起,由實驗性區塊鏈機構金絲雀網絡(Kusama.Network)、科技公司比特大陸(BITMAIN)、區塊鏈和數位資產投資公司DFG(Digital Finance Group)以及區塊鏈整合行銷解決方案供應商Winkrypto聯合主辦。
照理來說NFT藝術品都是以一個數位檔案呈現,然而在實體空間,展出的作品需要經過收藏家的同意,再經由授權機構來呈現在螢幕或是投影上。像是Beeple的作品就是經由收藏家機構Metapurse的借展合約,編寫合約代碼以呈現給在場的觀眾。
參展之一的中國藝術家CryptoZR(劉嘉穎)也曾於今年5月舉辦個展,同以區塊鏈和加密藝術作為主題,延續「虛擬生鏡」環繞在不同形式的加密方式和創作上;其知名作品《紅與藍》,就是利用支持以太幣的區塊鏈以太坊(Ethereum)來實踐創作。
CryptoZR於2019年9月在以太坊發布100個由紅到藍的漸變色塊,並在NFT拍賣平台OpenSea進行長達一年的競價,期間人們可在虛擬藝術社區網站CryptoVoxel觀察這些色塊的分布,藝術家事先並未告知色塊的含義,有趣的是,大家總會選擇最極端的紅和最極端的藍。
最後由Geoffrey X以約5.3塊以太幣(約1,978美元)拍得紅色和藍色加密色塊,CryptoZR則公開這是關於大國關係的作品,她從兩國國旗上分別選取紅色代表中國,藍色代表美國,中間色塊的過渡代表價值認同的傾向。
還有人告訴CryptoZR,《紅與藍》讓他(她)聯想的不是中美關係,而是甜豆腐腦和鹹豆腐腦的關係。她表示,希望技術的進步和藝術的演變,可以再一次幫助人類社會重新凝聚,而作品意義的臆測、去中心化和加密貨幣的交易,亦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林佳葦、張庭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