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Ark 組隊 Square 發布研究:打破迷思,為何「比特幣挖礦」會對地球環境有益?
雖然加密貨幣挖礦頻頻大量消耗地球能源的爭議遭受抨擊,但方舟投資(Ark Invest)執行長凱瑟琳・伍德(Cathie Wood) 卻反駁此說法。她認為此舉反而對地球是有利的,透過挖礦不僅可以推動對太陽能未來的投資,同時也改變比特幣挖礦產業整體的能源結構。
方舟投資是一家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愛好投資創新產業與爆發性潛力公司。這家位於紐約的公司最近發布了一項研究,指出加密貨幣實際上是可以通過使用再生能源來減少碳足跡排放。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提升,加密貨幣挖礦對環境的破壞將比最初想像的要少得多。方舟投資研究也發現,比特幣生態系統消耗的電量其實不到傳統銀行系統所需的 10%。
ARK:比特幣挖礦有助太陽能投資
挖礦所需的電力能源耗損與環境排放等議題一直是批評者主要環繞的一大致命傷。花旗集團最近也表示,比特幣挖礦的耗電量自 2015 年以來已提升逾 66 倍。
美國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比特幣挖礦所使用的能源與已開發國家的能源相當,甚至可以與美國進出口公司和康菲石油公司等公司所產生的排放量相比。BCA Research Inc. 則表示,對環境的擔憂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稀釋比特幣的價值。
站在其對立面,伍德近日發表了推文表示,根據 ARK 研究總監布雷特.溫頓(Brett Winton)與 Square 團隊合作進行的研究,比特幣挖礦能助攻可再生能源的採用。
在方舟聯合 Square 的研究中,我們正在打破比特幣挖礦有害環境的迷思。在加密貨幣挖礦、能源儲存以及 AI 科技互相結合的過程中,挖礦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度很可能加速!
In a research collaboration with $SQ, @yassineARK, @wintonARK, and @skorusARK debunk the myth that #Bitcoin mining is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 Instead, as crypto mining, energy storage, and AI technologies converge, the adop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s likely to accelerate! https://t.co/EmMy1jXGlL — Cathie Wood (@CathieDWood) April 22, 2021
同時,大型公司也紛紛開始尋找減少碳足跡的解決方案。例如 Argo 區塊鏈最近宣布了一個綠色採礦池,該池僅採用再生能源以及水力發電電力。
方舟則認為,比特幣挖礦可以鼓勵對太陽能系統的投資,在不改變電力成本的條件下,使「可再生能源」產生更高比例的電網電力,且近一步改變全球比特幣挖礦能源結構。
ARK 研究總監溫頓在報告中寫道:
「有了比特幣,在平衡狀態下,全球能從可再生、無碳能源中產生更多的電力」。
溫頓進一步指出,如果排除比特幣挖礦,依照我們的模型,太陽能只能提供 40% 的電網電力;但是,如果將比特幣挖礦整合進太陽能系統(太陽能+電池)中,我們相信能源供應商可以在電價和比特幣價格之間發揮套利作用,並出售「過剩」的太陽能,在不減損盈利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幾乎滿足電網電力的所有需求。
不過眾所週知,ARK 對於比特幣到最近上市的交易所 Coinbase 的投資皆可謂相當積極。ARK 基金仍在每日加倉 Coinbase 的股票。截至 26 日,ARK Invest 旗下基金已持有 221,167 股 Coinbase 股票。
(本文由 動區動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挖比特幣,碳排等同一個發展中國家!號稱更節能的「奇亞幣」誕生-商周頭條|商周
比特幣價格近日向下修正,加密貨幣圈同時出現一新寵:奇亞幣(Chia),還未上市就吸引中港礦工,帶動其挖礦設備傳統硬碟、固態硬碟需求上升,預期價格也將上漲,供應也可能出現短缺。
特別的是,奇亞幣被稱為「綠色比特幣」(green bitcoin)。它的出現,反映外界以及圈內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被批評過度耗能的反思,以及他們如何想出因應辦法。
《個人電腦雜誌》(PCMag)報導,比起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奇亞幣則是使用「空間證明」(proof of space)作為共識機制。挖礦方式不同,比特幣依賴運算能力進行挖礦,而奇亞幣則依賴儲存空間,涉及大量讀寫動作。
廣告
比特幣如同其名稱,工作量證明需要大量的運算「工作」,由於需解開大量困難的數學難題,礦工的電腦耗費大量電力。
奇亞幣背後基礎在於,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使用更少電力,更容易取得,購買價格也比挖比特幣所需的顯示卡便宜。
創造奇亞幣的團隊2月在白皮書中指出:「專門的挖礦硬體逐漸被少數幾個大型實體獨佔,分布於能夠取得便宜電力的專門資料中心…這種集中狀態降低了信賴感,也引發像是電力消耗、電子廢棄物、碳排放、地緣政治風險等難題。」他們相信奇亞幣能夠部分解決比特幣挖礦帶來的問題。
比特幣崛起,能源消耗問題成爭議中心
比特幣前陣子價格不斷攀升,其消耗巨量能源的現象也成為關注焦點。加密新聞網(Crypto News)報導,一位德國軟體開發者施密特(Moritz Schmidt)靠投資比特幣賺了近20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6,480萬元),卻反過來把其中100萬歐元捐給可能封殺比特幣實用性的政黨綠黨(Greens),是德國史上最大筆政治捐款。
廣告
綠黨有機會在今年大選打敗現任總理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他們考慮讓比特幣變得「可追溯」,與比特幣原本的匿名特性背道而馳。施密特表示,10年前他投資比特幣,但幾年前他開始意識到比特幣消耗大量能源,因此獲利了結後,決定反過來遏阻它的成長。
之前,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曾坦言,他對比特幣「感到擔心」,因為比特幣非常耗能。
比特幣到底有多耗能?根據劍橋大學的比特幣用電指數,比特幣礦工的能源消耗量約是130太瓦時,大約是全球用電量的0.6%,碳排量與一個小型發展中國家如約旦相當。以人數相比較,約旦人口為1千萬人,活躍的比特幣用戶估計有100萬人。比特幣主力批評者德-弗里斯(Alex de Vries)表示,比特幣非常沒有效率。
另一加密貨幣以太幣的能耗程度也受關注。以太幣生態圈每年用電量相當於巴拿馬,而每筆以太幣交易的用電量,相當於2個美國家庭一天的用電量。
不過,一些比特幣支持者則認為,不應把比特幣的能耗與國家用量相比,這兩者並不適合相互比較。例如,持續投資比特幣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研究指出,比特幣生態圈耗能不到傳統銀行系統的10%。當然傳統銀行可以服務更多人,但支持者認為,比特幣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而早期是能源最密集的時期,等到基礎設施逐漸成熟,將變得更高效。
加密貨幣圈改革聲音,將採用新共識機制
撇開兩方不同聲音,加密貨幣圈內部其實也對此做出反思,試圖解決現行加密貨幣效率不高的問題。
除了奇亞幣,科技媒體TechCrunch指出,其中一個讓加密貨幣更環保的方式,是在某些能源未妥善使用的地區,支持當地鼓勵採礦的立法者。
3月,挪威第二大富豪羅科(Kjell Inge Røkke)成立一家名為Seetee的新企業,目標是把比特幣採礦中心設在再生能源農場,在電力需求低迷時吸收多餘的電力用於採礦。由此一來,比特幣將不是吃電怪獸,反而是善用現行電力系統的參與者。
然而,德-弗里斯說,這種方法存在致命的缺陷。它假定當電需要用在其他更有利於社會的目的時,採礦作業可以暫停。但是,挖礦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行才有效;那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要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唯一方法,是以最便宜的電力頻繁地運行更多的機器。
另一試圖根絕能耗問題的是跟比特幣同樣耗電的以太幣。以太幣的平台以太坊正努力把共識機制從「工作量證明」轉變為「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在工作量證明機制中,數百萬個處理器同時處理相同的交易,所有參與者都競相爭取交易。因此,擁有的運算火力越多,獲利的機會就越大。這個機制是防止任何一個實體控制區塊鏈或進行竄改。
而在以太坊試圖建立的「權益證明」機制中,參與者被稱為「驗證者」,而非礦工,關鍵是要使他們誠實。權益證明用加密貨幣抵押量取代礦工算力比拚,節點不需要花大錢買礦機或繳交鉅額電費,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必須花錢買加密貨幣,並將這些加密貨幣抵押在智能合約中。
權益證明共識機制下,根據「幣齡」以偽隨機的方式,選擇下一個區塊的驗證節點,也就是說,抵押越多加密貨幣、抵押時間越長且距離上次獲得記帳權越久的節點,獲得下一次記帳權的機率越高。由於驗證者抵押的加密貨幣都是成本,作惡有可能導致幣價下跌,且抵押的代幣會被沒收,就像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理性的驗證者為了最大化利益,理論上不會選擇作惡。
以太幣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認為,採用權益證明機制,可以將每筆以太坊交易所消耗的能源減少100倍以上。以太坊預計未來幾年將轉為採用該機制。(🍀延伸閱讀:共好!投資未來10年最重要的綠色商機)
參考來源:PCMa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TechCrunch、IEEE Spectrum、Quartz、Crypto News
核稿編輯:林易萱
巴菲特副手批:比特幣是令人作嘔且違背了人類文明利益的產品
「股神」巴菲特1日在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與和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回答三個半小時的問題。
今年,90歲的巴菲特在洛杉磯與97歲的芒格會面,這樣他就可以再次陪伴在芒格身邊。這將是該年會首次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以外舉行。波克夏的其他副董事長阿吉特‧賈恩(Ajit Jain)和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也出席了會議。
在股東大會上,有投資人問了巴菲特、芒格對加密貨幣的看法,尤其是針對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在過去1年以來已飆漲逾6倍。
巴菲特在回答有關比特幣的問題時拒絕直接發表意見。先前,他曾將比特幣比作「老鼠藥」。他還開玩笑地表示,如果他批評比特幣,他會激怒比特幣的擁有者。
巴菲特說:「我知道會有關於比特幣或加密貨幣的問題,我對自己說,好吧,我看到這些政客一直在迴避問題……事實上,我也要迴避這個問題。」
他表示:「事實上,可能有成千上萬擁有比特幣的人正在觀看這個影片,現場只有兩個人提這個問題,所以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讓40萬人生我的氣,不開心,另一個是讓兩個人開心。這是一個簡單的等式。」
然而,芒格發出了更直接的攻擊。芒格直接表現他對比特幣的反感,因為比特幣常被用於綁架與勒索等不法犯罪上,他表示他不歡迎這種對犯罪分子如此有用的工具。「我也不喜歡向一個剛剛憑空發明了一種新的金融產品的人多掏幾億、幾十億美元。」
「所以我想我應該謙虛地說,比特幣這個該死的發展是令人厭惡的,而且與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