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支出」是指一枚加密貨幣,被同一人在兩次單獨交易中使用。有分析認為,有問題的交易最終會被剔除,毋須憂慮。比特幣昨晚回升至3.1萬美元,一些技術分析師認為它早應回調。

博客文章惹「雙重支出」憂慮

此外,獲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提名為財長的耶倫,早前形容加密貨幣為非法融資手段。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上周亦曾呼籲環球監管機構應對比特幣進行規管。市場對監管問題的憂慮,可能加重比特幣的沽壓。投資機構Miller Tabak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利(Matt Maley)指出,任何監管措施都可能令近期流入比特幣的資金流走,估計比特幣有可能在2.5萬美元見底,長遠仍會持續上漲,但短期內波動極大。

數據公司Coin Metrics聯合創始人卡特(Nic Carter)指出,從「雙重支出」的情况來看,商戶似乎沒有被騙,「我猜測這大概是一項實驗,又或軟件錯誤」。他說,比特幣鮮有在一次驗證後,就確認為最終付款,可能的情况是,兩個區塊在相同的地址進行了相同的交易,但有問題的區塊會被排除。

耶倫拉加德先後提警告

有別於由銀行軟件處理的電子轉帳,比特幣是在區塊鏈進行交易。這基本上是一個電子表格,記錄了比特幣何時轉移及傳送到何處。經獨立第三方驗證後,交易將記錄在區塊鏈上。區塊鏈的交易紀錄不可改變,這有助於防止欺詐。一般商戶經常等待多達6次的付款驗證。在「雙重支出」的個案,轉帳顯然只經過一次驗證,就被計入區塊鏈,然後又被取消。

瑞銀:加密貨幣存「根本缺陷」

比特幣和開放式區塊鏈技術專家Andreas Antonopoulos說:「現在看到的是一個區塊的重組。這種情形平均每兩周就發生一次,是該算法的正常組成部分。」

瑞銀(UBS)全球財富管理的首席經濟學家多諾萬(Paul Donovan)指出,加密貨幣存在的「根本缺陷」,是在多數情况下,當其需求下降,其供應卻無法減少,這意味它們無法被視為貨幣。他說,真正的貨幣是一種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其購買力相對穩定,市場對它們的信心,來自於央行可按需求來調整供應。不過大多數加密貨幣沒有暫停供應的機制,因此當需求下跌,它們的價值就會崩潰。

目前比特幣期貨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與多數主要貨幣的期貨合約一起上市,但比特幣期貨與其他貨幣期貨的每日交易量差異,反映一些投資者尚未將比特幣視為成熟的貨幣。當比特幣周四價格大跌,芝商所1月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成交量僅略高於1.3萬宗,而日圓期貨的成交量是其6倍左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