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首家!傳大摩將允許客戶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比特幣日益獲得接納,最新消息傳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已成為第一家允許富有客戶接觸比特幣基金的美國大型銀行。
CNBC 獨家報導,大摩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高達 4 兆美元,而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該行 17 日透過內部備忘錄通知旗下理專,4 月將推出三檔比特幣基金,主因客戶希望能新增比特幣曝險。這很重要,代表比特幣開始獲得接納,有機會成為新的資產類別。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大摩僅允許較為富有的客戶接觸比特幣,認為這種波動度較高的數位商品,只適合帳戶資產至少 200 萬美元、「能容忍高度風險」的個人客戶。若是投資機構,則在該行開設的帳戶至少需存入 500 萬美元。兩者在大摩開立的戶頭至少要有 6 個月。大摩還限制,比特幣投資部位最多只可達客戶總淨值的 2.5%。
大摩提供的比特幣基金選項,有兩檔是由 Mike Novogratz 創辦的虛幣機構 Galaxy Digital 發行,第三檔則是由資產管理商 FS Investments 及比特幣公司 NYDIG 聯合發行的基金。
比特幣出現反彈。CoinDesk 報價顯示,截至台北時間 18 日上午 11 時 30 分為止,比特幣報 58,704.48 美元、較 24 小時前上漲 4.94%。比特幣才剛於 3 月 14 日上衝至歷史新高 61,556.59 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比特幣價格飆升破6萬美元 可能受益於美國救助計劃
比特幣價格飆升破6萬美元 可能受益於美國救助計劃
圖像來源,Reuters
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首次突破6萬美元,延續其破紀錄的漲勢。2月16日,比特幣價格剛剛突破5萬美元。
自去年年底以來,比特幣的價值已經增長了兩倍多。一些知名公司採用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推動了比特幣的升值。
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最近的上漲是由美國批准巨額經濟刺激計劃引發的。
上月,比特幣的總市值超過了1萬億美元。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比特幣價值飆升也引來一些批評的聲音。劍橋大學估算,比特幣的年耗電量比阿根廷,荷蘭或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還多。
不過,比特幣有著大幅價格波動的歷史記錄,自2009年創建以來出現過多次大幅下跌。
最近比特幣價格飆升源於大公司的舉動。
今年2月,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透露,他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並將在未來接受比特幣購買汽車。
萬事達(Mastercard)也計劃接受某些加密貨幣作為支付形式,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正在探索如何使用這種數字貨幣。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 音頻加註文字, 三分半鐘看懂比特幣
新冠疫情大流行也在比特幣價格上漲中發揮了作用,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購物,遠離了實體硬幣和紙幣。
批評人士認為,與其說比特幣是一種貨幣,不如說是一種投機交易工具,容易受到市場操縱。
塞掐 Side Chat Clubhouse 實錄:為什麼企業想購入比特幣?feat. 果殼
電動汽車廠特斯拉在 2 月宣布耗資 15 億美元購入比特幣,消息一出立刻帶動比特幣行情看俏;此外,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 經營的另一間行動支付 Square、中國美圖也都紛紛以企業名義購入比特幣。
這一波網路企業讓不少人紛紛討論企業購入比特幣的可行性,到底公司購入比特幣有什麼好處?INSIDE 在 3 月 9 日邀約台灣深耕區塊鏈領域、自己也在提供企業購入比特幣服務的果殼律師林紘宇來 Clubhouse 暢談這個問題,本文是 Clubhouse 節目的精簡摘要:
抗通膨投資?
果殼認為目前在美國聯準會不斷量化寬鬆政策之下,雖然比特幣價格起伏相當大,但比特幣有 2,100 萬顆的總量設計,被許多人視為一種熱門的「抗通膨資產」。
特斯拉正是這個原因購入比特幣,在特斯拉 2 月向美國 SEC 提交的文件裡明確寫到,「為了使特斯拉有更大的財務靈活性,以進一步分散和最大化現金的回報,將一部分現金投資於特定儲備資產,而根據這項新政策,我們故投資了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
購入、採用意義皆不同
但果殼強調,「購入」、「採用」對企業意義差距十分大,也會影響到會計所認列的科目;目前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解釋委員會尚未對虛擬資產、加密貨幣提出新的公報或新增科目,所以大多公司(連特斯拉也是)現在都是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認列成跟智慧財產權、企業文化一樣的「無形資產」。
不過,如果特斯拉未來準備「採用」支援比特幣買車,當作讓消費者買車的日常支付工具之一,未來就有可能被認列成「存貨」;而像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作法會把一部分用在日常營業活動的虛擬貨幣認列成存貨;或是以挖礦為主的企業直接認列成收入也是一種做法。
像果殼自己經營的奧果區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就真的有認列比特幣, 把 2.5 枚比特幣配合中華民國法令及會計準則,認列成無形資產。
談到哪個國家可以作為未來認列比特幣當會計準則的問題,果殼表示日本將虛擬貨幣視為一種全新的會計科目與處理標準,值得借鏡。
最特別、也最大宗的認列案例:MicroStrategy
只是比其他公司,果殼說明美國商業軟體公司 MicroStrategy 才是最大咖、也是最特別的認購比特幣企業。首先 MicroStrategy 從去年 8 月至今,前前後後已總共耗資總 21.71 億美元總共買了 90,531 枚比特幣。
但果殼介紹,MicroStrategy 真正幾乎激進的作法在於,他們還發了可轉換公司債(也就是可以轉成股份的債)來購入比特幣。果殼分析,這會讓 MicroStrategy 的股價價格「間接」跟比特幣綁在一起,讓投資人未來可以分享比特幣上漲的利潤;但如果不漲的話,只要 MicroStrategy 不倒,投資人還是可以保有本金,只要 MicroStrategy 沒事可說是「穩賺不賠」的作法。
還有什麼風險?
不過果殼也強調,企業購入比特幣除了要面臨外在的價格波動之外,「內控風險」與管理機制也必須考量在內,例如最基本的:比特幣到底要存放在哪?總不可能是某個交易所的熱錢包,但就算要放冷錢包裡,能動用這些比特幣的人員權限、電腦跟密碼管理,以及相關資安都必須掌控好,才能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
最後果殼也分享,他建議企業若想購入比特幣,5% 是最理想也安全的資產佔比;此外他也建議,若是在從事跟跨境支付相關的(非銀行)網路企業若想降低最近匯率波動帶來風險的話,也可以考慮在合法合規前提下購入一些比特幣降低匯率損失。
不免俗工商一下,想要收聽最科技的 Podcast 節目,陪你渡過通勤時光,請到各大平台收聽【塞掐 Side Chat】。除了陪你塞車還要陪你吃午餐,想聽最即時的科技新聞與趨勢,請到 Clubhouse 搜尋「inside_tw」,開啟小鈴鐺追蹤我們,編輯們固定會在工作日中午 12:00 開房喔!
核稿編輯:MindyLi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