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加密幣Day trader 大牛市賺逾8位數 持至少40粒Bitcoin:今年有望升穿90,000美元 | 蘋果日報

]

比特幣(Bitcoin)由去年初約7,000美元,至年尾升至29,000美元,升幅逾3倍,由年初至今亦達約1倍升幅,帶動相關產業如NFT(非同質化代幣)和STO(證券型代幣發行)興起,上市公司如Tesla(TSLA)、Square(SQ)、MicroStrategy(MSTR)和美圖(1357)爭相買入。現年28歲的Michael今年開始全職投入加密貨幣市場,以Day trade加密貨幣作為主要收入,持有逾40個Bitcoin,去年至今已獲利逾8位數港幣,並開設instagram專頁分享相關資訊。

Michael認為Bitcoin正值牛市,不斷有資金湧入,看到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市場愈來愈有信心,更有大型上市公司相繼購入Bitcoin作資產配置,因此自己也願意投放更多資金,他估計年底10月至11月Bitcoin價格有機會去到至少9萬至15萬美元水平,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Glassnode,自今年初持有至少1,000個Bitcoin的用戶或機構增加逾10%,至逾2,200個,顯示機構投資進場熱潮並未減退。

Bitcoin價格在破頂後曾回調10%,至55,000美元水平,Michael指牛市也會有小幅度回調,至於甚麼時候會出現較大型的熊市,則要留意股票市場,以至整個金融體系有沒有出現重大變化。在Michael的投資組合當中,Bitcoin佔約6至7成,其次是主打去中心化儲存的Filecoin和STORJ,佔約2成。他看好當中的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系統)技術,即將資料非集中於伺服器,減除中心化風險,相信將來會大行其道。

另外他持有約9至10%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平台幣幣安幣(BNB),其他則為瑞波幣(XRP)、波卡幣(DOT)、以太幣(Ethereum)和狗狗幣(Dogecoin)。

Michael籲投資者可以多加注意BNB,它可以用作參與幣安的IEO項目(即交易所發行代幣),而且可以持有者可以減少交易費用,例如早前曾飆升達600倍的ALICE就是幣安的IEO項目。相比其他投資者,他較看淡Ethereum的發展,認為以太坊的網路擁擠問題太嚴重,因此持倉較其他人少。

「作為一個trader,紀律好重要」

加密貨幣市場有別於股票市場,24小時亦可進行交易。Michael指自己剛做全職Day trader時,「每一日可能會炒16個鐘,17個鐘都會嘅」,但之後就調整至每日最多炒5至6小時,並只會在一個固定時間作Day trade,和正常上班無異,「作為一個trader,紀律好重要」。Michael平日會留意Glassnode等資訊,從而分析長期走勢,而Day trade方面則會看K線、陰陽觸等作圖表分析,他認為投資股票所用的技術分析和加密貨幣很相似,如果在股票市場有投資經驗會較容易在加密貨幣市場獲利。

他建議投資者可以持有9成加密貨幣現貨,另外可以用約1成資金作差價合約(CFD)交易,會令投資相對靈活,即使輸掉投資差價合約的本金,仍可因應幣價上升而在從現貨套現,另外持倉亦可以選擇一些市值較低的加密貨幣為主,再持有少數量的Bitcoin,因為Bitcoin長遠上升空間有限。

2014年開始購入第一個比特幣

Michael於2014年在就讀大學期間,經朋友介紹買入第一個Bitcoin,他指當時有很多小店接受Bitcoin作支付工具,「所以我都慢慢了解到可能呢個以後都係個趨勢」,因此當時斷斷續續買入4個Bitcoin,而平均買入價大約是數百美元。

Michael自買入後一直未有增持,直至2017年他留意到Bitcoin價格開始飆升,當時見到「差不多每日都升幾百至一千蚊美金」,其後在2,200美元增持,惟Bitcoin在飆升至約19,000美元後便開始急跌,最多跌至2019年約3,000美元水平,他坦言「我內心都驚」,不過當時因為一直未跌至其平均買入價,因此便決定繼續持有,直至2019年在約6000美元水平便開始重新買入,「最近一個整數bitcoin就24,000(美元)買」,之後亦有少量增持。


蘋果初心不變!26周年「撐蘋果Tee」預售:

你的優惠訂購(海外訂購按此)


掌握理財智慧 感受生活品味

investMAN全新網頁 優雅登場


點擊即睇《Bitcoin投資入門手冊》

一書盡覽新手必讀資訊


【全球樓行】 Dream House零距離

屬於香港人的移民攻略

比特幣「環境殺手論」劇增!中本聰早想到:「不用 BTC,才是純粹的浪費」

]

對一些人來說,比特幣預示嶄新的未來金融體系;但也有很多人視為環境災害。比特幣愛好者或許會對抨擊方不屑一顧,可若要讓比特幣大規模普及,勢必得逐一排除反對者的質疑。

比特幣今年迎來睽違已久的牛市,眾人對其增加的「碳足跡」也倍感擔憂。一度對比特幣立場轉為中立的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2 月受訪時就又表示不支持比特幣,主因便在挖礦產生大量碳足跡。

理論來說,比特幣是完全數位化的類貨幣,乍聽之下似乎是有史以來最環保的貨幣。畢竟與紙幣不同,比特幣不需靠砍伐樹木生成,且供應量有限,不會有增發情況發生。

但是,主流媒體對比特幣是否消耗巨大能源的擔憂卻與日俱增。

《衛報》2 月便以《為何比特幣對地球有害》為標題做影片報導;路透社則抨擊特斯拉(Tesla)一方面提倡潔淨能源,另一手又向「能源密集」的比特幣投入 15 億美元;《華盛頓郵報》也指出,以比特幣購買特斯拉車對環境有負面影響。

比特幣可能永遠要消耗大量能源

無論以哪種指標比較,比特幣都確實消耗大量電力。原因就在比特幣採用名為 PoW 的共識機制,讓礦工以競爭方式解決密碼學問題,凡搶得首位,即能領取該區塊的獎勵。

為了保持競爭力,礦工硬體設備也被迫加入軍備競賽;使用更強大的計算機,消耗的能源自然也會增加。加拿大比特幣挖礦公司 Bitfarms 高層就承認,只要依然使用比特幣,就可能永遠要耗費大量能源。

BBC 報導,劍橋大學最近分析報告結果指出,比特幣一年消耗的能源總量,比阿根廷、荷蘭等國家還多,約每年 121.36 太瓦時(TWh)。假如把比特幣視為一國,耗電量將躋身世界前 30 大。

不過進入網路時代後,無論寄電子郵件、使用社群媒體、銀行網路業務,都在增加人類碳排放。在這環境下,比特幣難道真是碳排放的主要貢獻者?認為惡化環境的責任都在它是否誇大?

中本聰早想到了

外界對比特幣的批評,也讓一則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2010 年在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發表的言論被翻出來。之後中本聰便從人們視野消失,至今仍沒有人知道「他」,或「他們」的真實身分。

中本聰寫道:

比特幣讓交易成為可能,效益要遠高於電力成本。因此,沒有比特幣才是純粹的浪費。

比特幣誕生以前,數位貨幣的概念早已出現,也曾付諸實踐,但從沒取得如比特幣的巨大成功。中本聰認為,比特幣「必須」涉及可證明的能源消耗,否則沒有其他方法能以去中心化方式,向全世界公平分配數位單元價值。

中本聰以黃金為例解釋:

(比特幣挖礦)與黃金和開採金礦的情況相同。挖出黃金的邊境成本往往會趨近黃金價格。開採金礦也是資源浪費,但這浪費的後果遠遠低於將黃金當作交換媒介的效益。

和比特幣類似,開採金礦也是能源密集型產業,並有大量資本支出。此外,採礦業是完全自由的市場,礦工往往被剝削,使真正從事辛苦工作的人賺到的反而是最低的薪水。

除此之外,中本聰也已預見未來將有無數開發者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建立 Layer2 第二層解決方案,不傷害比特幣交易透明度的前提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交易速度等。Liquid、Lightning Network 等 Layer2 研究也行之有年。

此外,礦工能源消耗採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持續上升。根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中心(CCAF)去年 9 月發表的《全球加密貨幣指標研究》,高達 76% 礦工使用的電力包含可再生能源,甚至有 39% 礦工「只」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過,可預見的未來,對比特幣造成環境危害的指控想必仍會持續出現。

(本文由 動區動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特斯拉接受比特幣,分析:4 大因素使其他企業難效仿

]

上週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開放使用比特幣購車,初期僅限美國地區,希望在年底前將適用範圍擴大至全球。外電報導指出,此舉為比特幣創造更多應用機會,但其他企業馬上跟進的機率不高,並列舉多項原因說明。

Business Insider 報導,2 月 8 日,特斯拉宣布購買價值 15 億美元比特幣,帶動比特幣價格飆漲,於 2 月 16 日一舉衝破 50,000 美元大關。3 月 24 日,馬斯克進一步宣布,美國官網正式開放以比特幣買車的選項,讓比特幣更受大眾關注。

但加密貨幣專家指出,其他企業不太可能效仿特斯拉接受比特幣,主要有 4 大因素。首先,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過於劇烈,對企業而言不切實際且成本高昂,使比特幣成為不良的交易媒介,而大多數公司財務較保守,因此不會很快跟隨這項趨勢。

另外,比特幣交易時,必須向礦工支付手續費,無論交易金額大小,都是收取固定一筆費用,目前單筆手續費平均約 20 美元。第三項因素是,美國國家稅務局(IRS)將比特幣視為資產,而不是貨幣,企業須以買進時幣價需認列資產,若持有期間價格下跌,就得認列虧損,不利財報表現。

最後,目前全球對數位錢包的監管仍屬灰色地帶,僅少數幾間銀行願意經營加密貨幣存放款業務,也影響商家使用比特幣交易的意願。

根據 Semrush 的網站流量統計數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關鍵字,例如「投資比特幣」(invest in bitcoin)和「如何交易加密貨幣」(how to trade crypto),光是今年 1 月以來,搜尋量暴增高達 1,015% 以上,反映特斯拉是改變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因素。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