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沒有基本面,投資價值該怎麼看?4 大虛實指標教戰
全球游資充裕,比特幣無疑成為今年漲勢最剽悍、卻也最讓投資人感到霧裡看花的投資標的。然而有了法人機構與名人大力加持,比特幣 3 月 13 日重新反彈衝破 6.1 萬美元。雖然沒有基本面的參考,投資人可以轉向觀察籌碼、技術面等簡易指標,或許較能掌握比特幣的買賣訊號。
灰度基金動向,操作大指標
「數位貨幣到底有沒有基本面?」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得讓許多以基本面為依歸的投資人失望了!幣圈界人士有志一同指出,8000 多種的數位貨幣,都是不具基本面的虛擬資產,「不過,有別於以往的現象是,特斯拉、微策略、方舟投資等愈來愈多華爾街機構投資人跳出來為比特幣、甚至數位貨幣背書。」ACE 王牌交易所國際顧問潘奕彰指出。
「就像買台股會先看台積電、買法股會先注意 LV,初入數位貨幣的世界,就應先注意市值最大、愈來愈多國家接受的比特幣。」一位幣圈人士如此形容,這也導致法人機構在美債殖利率頻頻破底、游資充沛之際爭相搶買比特幣。潘奕彰認為,投資人仍能從籌碼面觀察實體世界對於數位資產的想法,只要法人機構不只有口水喊多,而是實際不斷增持,就可以推論比特幣的價格可望維持高檔。
像是以買賣數位資產聲名大譟的灰度基金(Grayscale Investment Trust),就是重要參考指標,因為灰度基金持有的比特幣,具有固定一段時間「只進不出」的特色。
潘奕彰說,灰度基金旗下有 8 個單一數位資產信託資金,還有一個組合型數位資產信託基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就像初級、次級市場買賣一般,大戶投資人或法人機構可以在初級市場以現金買入比特幣信託、或是用比特幣換比特幣信託,而信託必須經過 6 個月的閉鎖期後才能賣出到次級市場上轉換。
從上述的投資流程,潘奕彰分析,不管是看上未來發展性還是單純做套利交易,只要在初級市場買入者多,灰度基金會買入更多的比特幣;因此,只要灰度基金對比特幣的持倉量趨勢長期增加,就代表6個月內的比特幣價格應不會有過於劇烈的波動。根據多數機構預估,GBTC 持有比特幣的數量持續增加,已經超過 65 萬枚,反過來說,如果當法人機構對於比特幣未來展望或套利機會消失,連 GBTC 也開始明顯減持比特幣時,就必須謹慎。
比特幣地板價,遙指特斯拉
再者,則是從技術面觀察買賣點。幣託指出,股市投資都會用到技術線形或指標,像是均線、布林通道、MACD 等,也可以拿來操作比特幣。以 3 月 12 日比特幣小跌至 57,000 美元以下,但仍站穩所有均線之上,積極型的投資人就可趁 5 日線不破,偏多操作。
幣託也觀察到,比特幣走勢有與美股波動正相關的傾向,也就是說,在美股多頭未退場前,比特幣仍有行情可以期待,建議投資人用 1~5% 的資產,定期定額買進比特幣會是較好的方式。
一位幣圈資深工程師也直指,比特幣的「地板價」大約應是 3.5 萬美元,因為當特斯拉年度財報透露共花了 15 億美元購買比特幣,美國微德布什證券就預估特斯拉的一枚比特幣成本約是 3.5 萬美元,「市場多數共識是:比特幣應不會跌破低於特斯拉持有的成本價。」
第 3,幣圈也常用比特幣大戶地址數量增加與否、算力等等觀察市場熱度與籌碼穩定度。不過,新形態的觀察指標對習慣投資實體商品的投資人來說,恐怕仍屬陌生,故可先理解實體世界就能掌握的資訊,再由淺入深。
最後,幣圈人士皆表示,投資比特幣或數位貨幣,就是相信數位貨幣的應用,最終有被落實在現實世界的可能,而這正是名人大咖看好比特幣最重要的投資價值。「馬斯克、PayPal 都有意要推動比特幣支付,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大型公司和比特幣搭上線。」所以,想投資虛擬資產的投資人,也能從發展面出發,思考虛擬貨幣現實化的夢,是否有機會實現。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研調:比特幣日均成交量約相當英鎊在外流通量
過去一週比特幣再度發光發熱,不僅上週末漲破 6 萬美元大關,還獲得多家大型銀行力挺。
財經網站 MarketWatch 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將為高淨值客戶提供「比特幣基金」,能把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另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暨哈佛經濟學家拉布爾(Marion Laboure)也發研究報告,加入看好比特幣的行列。她預期比特幣不會曇花一現,只是行情波動將是常態。
拉布爾表示,比特幣市值達 1 兆美元,「重要性不容忽略」,預料在基金經理人和企業持續買進推波助瀾下,比特幣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但拉布爾指出,真正值得一辯的是:比特幣是否單憑價值節節看漲,就能自成一種資產類別?她認為,比特幣的流動性低,是一大障礙。她舉例以蘋果比較,2020 年蘋果股票成交量總計 400 億股,相當於在外流通總股數 270%;相較去年總計成交 2,800 萬個的比特幣,相當於總流通量 150%。
拉布爾指出,流動性低加劇比特幣的行情波動,只要額外幾筆大額買進或賣出,就足以「顯著衝擊供需平衡」。
拉布爾認為,未來比特幣價值仍會劇烈波動,隨民眾相信它值多少而起起伏伏,這就是所謂的「仙子效應」(Tinkerbell Effect)。她解釋,「仙子效應」是經濟術語,以童話故事《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的小仙子(Tinkerbell)命名,描述某件事若愈多人相信,就愈可能實現,一如彼得潘宣稱小仙子真的存在,正因孩童深信不疑。
從這角度來看,拉布爾認為,比特幣其實就像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因「必須把潛能轉化為成果,才支撐得起價值主張」。撐起特斯拉市值的,是汽車工業大舉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以及特斯拉勢必成為市場領導者的假設。
拉布爾估計,比特幣目前總值約相當於日圓流通總值 102%、歐元流通總直值 65%、美元流通總值 53%,和英鎊流通總值 904%,但比特幣日均成交量約只相當英鎊在外流通量 0.06%。
她的結論是,這款加密幣若要保持價值不墜,有個條件必須到位:跨國境數位貨幣成為大勢所趨,比特幣必須引領這股趨勢,成為未來的支付工具。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全美首家!傳大摩將允許客戶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比特幣日益獲得接納,最新消息傳出,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已成為第一家允許富有客戶接觸比特幣基金的美國大型銀行。
CNBC 獨家報導,大摩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高達 4 兆美元,而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該行 17 日透過內部備忘錄通知旗下理專,4 月將推出三檔比特幣基金,主因客戶希望能新增比特幣曝險。這很重要,代表比特幣開始獲得接納,有機會成為新的資產類別。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大摩僅允許較為富有的客戶接觸比特幣,認為這種波動度較高的數位商品,只適合帳戶資產至少 200 萬美元、「能容忍高度風險」的個人客戶。若是投資機構,則在該行開設的帳戶至少需存入 500 萬美元。兩者在大摩開立的戶頭至少要有 6 個月。大摩還限制,比特幣投資部位最多只可達客戶總淨值的 2.5%。
大摩提供的比特幣基金選項,有兩檔是由 Mike Novogratz 創辦的虛幣機構 Galaxy Digital 發行,第三檔則是由資產管理商 FS Investments 及比特幣公司 NYDIG 聯合發行的基金。
比特幣出現反彈。CoinDesk 報價顯示,截至台北時間 18 日上午 11 時 30 分為止,比特幣報 58,704.48 美元、較 24 小時前上漲 4.94%。比特幣才剛於 3 月 14 日上衝至歷史新高 61,556.59 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