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競標不灑幣~Bitcoin原來的fee market

DarkerDuck (達克鴨)

Blockstream Core重新定義了許多Bitcoin原來的理念定義。 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 fee market 。大家需要去用高手續費去競標來卡1MB的區塊空間。 今天剛好又是champaign的一天,我就來實際示範和實驗最早Bitcoin的fee market長怎樣。 中本聰的fee market絕對是個消費者市場。也就是區塊空間的供給遠超過需求。 這從最原始版本的Bitcoin根本沒有block size limit可以看出來。 白皮書也完全沒有提到這個機制。既沒有blocksize limit更沒有競標區塊空間市場。 再告訴各位一個驚人的事實,比特幣早期是允許發出和轉傳 零手續費 的交易的。 這是早期的bitcoin.org的網頁,不過早就被Blockstream Core當成黑歷史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22225824/http://bitcoin.org/en/ Zero or low processing fees 隨便找個早期的bitcoin交易,一大半都是零手續費,譬如以下就是2012年的區塊交易 https://tinyurl.com/y2yfnnsd 所以中本聰的邏輯絕對不是為了搞出生產者市場來強硬生出fee market。 而純粹是一種 spam的防止機制 。因為早期BTC發出交易可以是零成本 沒有區塊大小限制的話,大家可以零成本把區塊鏈洗到好幾TB大都沒問題。 而這當然不是中本聰要的。反正1MB區塊限制已經是當時的區塊平均大小的百倍大了。 但中本聰也並非要永久維持1MB的區塊限制,而且他自己都親自寫虛擬碼出來了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1347.msg15366msg15366 It can be phased in like: if (blocknumber > 115000) maxblocksize = largerlimit 在他預期之下, 比特幣將來若不是onchain交易量極端之大,要不就是沒交易量(死亡)。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48.msg329msg329 In a few decades when the reward gets too small the transaction fee will become the main compensation for nodes. Im sure that in 20 years there will either be very large transaction volume or no volume. 很不幸的是Blockstream Core選擇死亡 前面屁話了這麼多,那麼中本聰的fee market到底是指什麼? 這從Satoshi回給Mike Hearn的信件中可以窺見一二 https://nakamotostudies.org/emails/satoshireplytomikehearn/ I dont anticipate that fees will be needed anytime soon but if it becomes too burdensome to run a node it is possible to run a node that only processes transactions that include a transaction fee. The owner of the node would decide the minimum fee theyll accept. Right now such a node would get nothing because nobody includes a fee but if enough nodes did that then users would get faster acceptance if they include a fee or slower if they dont. The fee the market would settle on should be minimal. If a node requires a higher fee that node would be passing up all transactions with lower fees. It could do more volume and probably make more money by processing as many paying transactions as it can. The transition is not controlled by some human in charge of the system though just individuals reacting on their own to market forces. 大致說來就是中本聰本來就認為他的系統至少在初期可以免手續費運作,事實也是如此。 就算在成熟期,因為是消費者市場,手續費藉由市場競爭將會是越低越好: The fee the market would settle on should be minimal. 因為貪婪的礦工會想盡量多收點手續費,在消費者市場的狀態下,唯一方法就是薄利多賺。 礦工提供大區塊,互相流血下殺最低手續費殺成紅海 ===這才是真正符合Bitcoin原有精神的fee market========== 現在BTC當然沒這種fee market了,不過BCH卻還有辦法讓我這方面的實驗。 目前BTC和BCH能夠被relay的最低手續費都是 1 sat/byte BTC只能實驗往上的fee market,那個大家每天都在實踐,就不玩了。 但是BCH的 1 sat/byte也看不出往下的fee market,因為幾乎可保證下一個區塊被確認。 實際上BCH的錢包還可以發出更低的手續費,只是會無法被廣泛的relay。 BCH也還是有礦工會去接受這種低於一般標準值的手續費,反正能夠多收一筆是一筆。 那我們現在就來挑戰極限。發錢順便做測試: 我將會發出兩筆交易給 第一位貼出自己BTC地址的版眾: 0.00008 BTC (須扣手續費) 0.001688 BCH 因為目前的BTC next block fee會超過100台幣,比要轉的金額還高好幾倍,這太搞笑了。 就學一下Tone Vays用 1 sat/byte 來轉,手續費大約1.5塊新台幣 BCH的部分一樣用1sat/byte 來轉,手續費大約0.07新台幣 第二位之後可以隨意推文,我直接去PTT CryptoTipper查BCH地址 最後就來挑戰手續費下限: 當我看推文數要達到一百的時候,全部一起發每人0.0000888 BCH 挑戰發給一個人只用1 sat和發給一百個人只用10 sat 最後就可以得知大約要花多久時間多少個區塊會被確認 待測試結果如下: 花1.5台幣的交易手續費在BTC網路發錢給一個人,總共花費 363 區塊時間完成 https://tinyurl.com/yxqboycv 花0.07台幣的交易手續費在BCH網路上發錢給一人,總共花費 1 區塊時間完成 https://tinyurl.com/y3ty3zh2 花0.00015台幣的交易手續費在BCH網路上發錢給一人,總共花費 160 區塊時間完成 https://tinyurl.com/yyfy3x8d 花0.0015台幣的交易手續費在BCH網路上發錢給83人,總共花費 160 區塊時間完成 (平均每人0.000016台幣) https://tinyurl.com/y4sw3fov 手續費往下競標 以下開放大家隨意推文測試領錢,當推文數到達一百或是不再增加時,發出測試交易。 Bitcoin: 1GxtyprMfcxE366BDUsg1skQyuAnxktZjc https://www.blockchain.com/zh/btc/address/1GxtyprMfcxE366BDUsg1skQyuAnxktZjc Bitcoin Cash: bitcoincash:qp928h4q4xasa5wh2x88xhsxgc4vwj6g95uzq0ak97 https://goo.gl/2qNr43 Ethereum: 0x4A2B1e35eb64141bbad4C58cB7D79692bC5Dbbc2 https://etherscan.io/address/0x4A2B1e35eb64141bbad4C58cB7D79692bC5Dbbc2 要BTC的要放地址,限一位 OK,我等推文人數差不多滿了,找個良辰吉時實驗。 你兩個地址都會收到 我當初對於XRP號稱數秒達到finality沒有很在意, 因為中心化系統當然不需要花時間凝聚共識。 中心化系統數秒接受交易是很正常的,像是XRP XLM EOS Liqud 但是早期Bitcoin也有開發出可接受安全度的零確認支付。 而更高安全度的PreConsensus方案也在開發 抱歉,會錯意~~ 第一位推BTC地址的人已經卡位了,之後直接任意推文就好。 這又是另外一個黑歷史了 其實早期有Bitcoin Classic Bitcoin XT Bitcoin Unlimited 都是早期想要直接爭奪Bitcoin主導權的Node implementation 不過後來還是全數失敗。因為硬分叉需要相當高的共識。 就算支持Blockstream Core只有一小部分人,他們都可以堅持他們自己是正統BTC。 假如讓我來玩,我就搞跟Blockstream一樣的UASF賤招。 要耍賤是嗎,那就把擴容包裝成Extension block來軟分叉 軟分叉不會照成區塊鏈共識不同而分裂,所以是軟的。 但是卻可以慢慢地達成想要的功能。反正等擴容派勝利後,再來硬分叉清理門戶就好。 Blockstream既然可以用軟分叉來搞定交易可塑性,開啟閃電網路。 那要耍賤的話,擴容派當然也可以搞軟分叉的extension block 只是大部分的擴容派還是堅持要用硬分叉,免得像blockstream已經搞出太多的技術債了。 雖然車上不到一百人,不過看起來應該沒幾個人要上車了,準備開車~~~ 發車惹 乘客83人 總車資 10sat BCH https://tinyurl.com/y4sw3fov 結果BTC還沒被確認 嘻嘻~~~

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