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為何讓葉倫如此恐懼?它真的低效率又不可靠嗎?
「非法交易、極低效率、不可信任」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對比特幣的批判,為什麼她會這麼恐懼比特幣?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前日火力全開,怒批比特幣種種不是,替最近狂飆的比特幣漲勢踩了煞車。
「我害怕它經常用於非法交易,同時極端缺乏效率,每次交易都需要耗費大量能源。這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資產,我擔心投資人會遭受損失。」這是葉倫對比特幣的評語。
我們知道金融監管單位都非常擔心投資人遭損失,看看過去幾十年來歷經這麼多次金融海嘯、股市崩盤,乃至於各種瘋狂的金融產品,哪一樣不是金融監管單位認可?哪一次不是大咖安全下莊,散戶跳樓自殺?所以說,財政部長的擔心簡直太有道理,太苦民所苦了。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不管什麼資產都一樣,這一點就不勞部長操心了,但對其他三點比特幣看法,投資人需要的是多一點知識,少一點政治。
比特幣的三個缺點?
說到比特幣與非法交易,許多人都會覺得很合理,因為駭客常要求用比特幣支付,比特幣也可能用來跨國洗錢,且透過層層轉手,難以追蹤。不過我們倒是想問問,比特幣誕生之前,美元是否也是跨國黑錢的主角之一?美元和其他無法追蹤的現金,又有多少用在非法交易?
這裡並不是要比爛,而是要理解一個邏輯:任何有價值的資產,都可能用於非法交易和地下金融。美元、黃金、鑽石、蟠龍花瓶甚至紅酒貨櫃與古典名畫,如果要將這點當成罪名,可能需要更多證據。
▲ 地下金融世界裡,美元現鈔和比特幣你會選誰?(Source:pixabay)
過去兩年來,開始有人討論比特幣與能源的關係,有一派說法認為,挖礦和驗證交易的過程消耗巨大電力,這點無可質疑。但從這點要說比特幣「效率極低」,就有點邏輯跳躍了,因為效率高低要透過比較。
我們可透過目前比特幣區塊鏈的總算力,和目前設備的平均能耗,推算出挖礦及驗證所需電力。然而,誰能算出美國政府印鈔消耗的能源有多少?或每一次(又一次又一次)量化寬鬆,要耗費多少電力、水力、礦產、人力還有產生多少污染?
說到效率,如果從全球金融角度來看,比特幣比全世界任何國家發行的法幣都更有效率,只要有網路,你都可在 10 分鐘內將資產轉移到任何地方,這效率美元能否做到?相反的,如果要在便利商店買包洋芋片,現金效率就高得多,前提是你身上要有現金。
最後,葉倫提到的「不可信任」,如果比特幣像她說的,是高度投機的金融產品,那我們也許要重新定義投機這兩個字。過去 10 年,比特幣透過去中心化、不可竄改、限量發行並逐步調整挖礦獎勵,還有共同管理機制,成為表現最好的資產。
▲ 過去 11 年投資比特幣與黃金的比較表,真是太投機了。(Source:woobull)
如果葉倫不知道,我們還可補充一個小知識:比特幣的誕生與 2008 年金融海嘯有密切關聯,正是為了對抗政府單位與大型財團的勾結,才催生這種新貨幣。
為什麼葉倫如此貶抑比特幣?心理學告訴我們,怒氣來自恐懼,葉倫代表的是政府單位對「不可管控」的恐懼,且答案就在葉倫自己的回答裡。當被問到政府發行的數位法幣和美國計畫時,葉倫說:「這是更安全、更快速也是便宜的支付方式,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目標。」
多麼理所當然,由美國聯邦政府幾位工程師和官員管控的系統,肯定比全球數百萬個節點共同驗證、互相管理的去中心化網路安全,且值得信任。畢竟美元上面就寫了「In God We Trust」(這是反諷,說明一下,預防你沒看懂。)
越打越強的比特幣
就在 1 月,印度政府率先開槍,禁止任何私人虛擬貨幣交易,以替即將發行的數位盧比鋪路;中國正在試行的數位人民幣也即將發行,同時不斷加強比特幣管制來限制流通性。美國與歐洲國家礙於政體和面子,可能無法明目張膽的做,但他們心裡也很想。
如果你問我,比特幣真的有價值嗎?我認為世界各國政府每一分打壓比特幣的力道,以及每一次量化寬鬆,其實都是比特幣增值的幕後推手。短期雖然會有劇烈波動,但只要政府持續印鈔,比特幣長期價值就會持續增加。
▲ 比特幣總發行量為 1,846 萬顆,美元則跟神一樣沒有上限。(Source:Twitter)
(首圖來源:Flickr/Federalreserve CC BY 2.0)
延伸閱讀
撐不住 5 萬美元關卡,比特幣熄火?
財政部長葉倫批評後,雖然比特幣表現出強力反彈,但目前來看仍是後繼無力,很快地再度退守到 5 萬美元以下,投資人開始謹慎觀望。
目前比特幣價格徘徊在 48,000 美元,是近兩週以來最低,但已有投資者懷疑,這是更大範圍撤退的開始。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投資長 Mark Haefele 發出建議,客戶應謹慎進行加密貨幣投機活動。當然也有樂觀的數位資產公司認為,這是進場的好時機,雖然沒有表態會不會繼續加碼,但表示,原本就沒有只漲不跌的資產。
當然這波跌勢之所以低迷,除了政府的警告,也有輿論認為,是馬斯克的發言所致,他也認為比特幣價格有點過高,導致散戶卻步。也意味著,若沒有其他名人再加碼,比特幣可能將步入熊市。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 Nouriel Roubini 近日也大聲呼籲,比特幣價格受到大規模操縱,其暴漲使得錯失恐懼心理的「白癡散戶」蜂擁進入,且他預言這些人終將血本無歸。
不過撇開這些兩極化的樂觀及悲觀意見,比特幣的確正面臨著嚴肅的監管問題,2019 年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finex 掩蓋鉅額財務損失一案,已確定將賠償 1,850 萬美元,紐約總檢察長 Letitia James 聲明指出,交易所發出的 Tether 美元穩定幣擁有足夠儲備,完全是個謊言,向投資人隱瞞近 8.5 億美元的資金損失。
雖然此幣較不知名,但據研究數據,約有 55% 的比特幣交易都是間接透過 Tether 進行,甚至部分輿論質疑,交易所透過 Tether 哄抬比特幣價格,因能依據客戶訂單直接創造新代幣。當然也有樂觀意見認為,和解之後業務能繼續進行,也將令比特幣前景更穩定。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