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交易所創辦人:比特幣升至30萬美元後泡沫將爆破|迎來長達數年「寒冬」
中國虛擬貨幣交易所BTCC共同創辦人李啟元接受外媒訪問時稱,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BTC)價格在今年夏季將達到10萬美元,到年底價格更可能飆至30萬美元高峰,但泡沫會隨之爆破,比特幣進入長達數年的熊市。
李啟元表示,根據歷史數據,比特幣牛市每約4年就會出現一次,而目前正值比特幣的「大牛市」,預計比特幣價格在今年年底會升至30萬美元,但泡沫爆破後的熊市將會持續2至3年,稱之為「比特幣寒冬」,價格恐怕會由高位暴跌80%至90%。
鮑威爾:加密貨幣更像一種投機資產
此外,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出席國際清算銀行峰會時表示,加密貨幣價格高度波動,而且不具備真正有用的儲備價值,又形容它們沒有任何後盾,更像一種投機資產,「它本質上是黃金的替代品,而不是美元的替代品。」
廣告
比特幣由高位回落逾一成
根據Coindesk報價,比特幣在3月14日升至歷史新高61,556美元後略為喘定,回落至3月23日的約54,000美元水平,由高位回調逾一成。目前在香港主要有4種方法買賣虛擬貨幣,但交易前宜先了解清楚投資風險。
2017年,比特幣曾經亦經歷過大牛市,由價值不到4,000美元,在3個月內升至近2萬美元,其後比特幣泡沫爆破,價值瞬間跌至1萬美元以下。不過,有不少專家都認為,今次比特幣出現泡沫的機會較17年低,原因是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及支付公司,都加入了買賣比特幣行列,比之前較多散戶及投機人士跟風炒作不同。
聯儲局狂印鈔票致美金貶值 投資者買入比特幣避險
今次比特幣進入牛市的原因或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美國受疫情的影響嚴重,經濟顯著衰退,聯儲局為了救市而狂印鈔票,導致美元價值持續轉弱,市場選擇了比特幣作為保值的工具。與此同時,過往投資者避險主要會買入黃金,但去年黃金在8月升至高位後無以為繼,令部分投資者轉為投資比特幣,博價格有再上升空間。
廣告
金融機構參與比特幣買賣
金融機構的參與,也是推高比特幣價格的原因,除了投行、保險公司公布其投資組合中包含虛擬貨幣外,支付平台PayPal亦宣布支援加密貨幣交易。去年11月有報道指,PayPal及Square旗下支付服務Cash App正在掃入比特幣,為即將推出的新服務做準備。
摩根大通:比特幣長期目標14.6萬美元 Guggenheim:可升至40萬美元
摩根大通預測,比特幣會成為黃金的「替代貨幣」,長遠來看比特幣仍有進一步上升潛力,甚至可以升至14.6萬美元這個長期目標;即使投機狂潮進一步蔓延,價格再推升,但相信高價格水平將難以為繼。摩通認為,投機性好倉頭寸和持有少量比特幣散戶增加,是比特幣現在面臨的最大不利因素,故短期風險仍不能忽視。
美國投資機構Guggenheim Investment首席投資總監Scott Minerd接受《彭博》訪問時稱,聯儲局加快印錢,看好比特幣的稀罕性和相對價值如同黃金,價值可佔GDP規模的1%,基本分析比特幣價格可升至40萬美元。
廣告
4種方法買賣虛擬貨幣
看到比特幣每日大升,不少人都希望能夠加入交易虛擬貨幣。目前主要有4種方法買賣虛擬貨幣,惟交易前應充分了解各種方法的利弊,以及虛擬貨幣本身的風險。
買賣方法一:比特幣交易所
虛擬貨幣與炒股票或外幣交易一樣,都有網上平台讓用戶交易及存放,大部分提供24小時無間斷交易。交易所會以KYC(Know Your Customer)的原則進行交易要求,故開戶時要先驗證個人資料,然後經銀行匯入資金到交易所買賣虛擬貨幣。
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是Binance,支援比特幣外多種新興虛擬貨幣交易,以信用卡形式匯入資金,故要留意有關手續費。
交易所都會為用戶保管虛擬貨幣,而非直接存放在屬於個人的虛擬貨幣錢包,所以一旦交易所倒閉,用戶可能無法取回平台上的虛擬貨幣,血本無歸。
廣告
買賣方法二:比特幣ATM
用戶親自到實體比特幣自動櫃員機(ATM),投入現金就可以兌換比特幣,亦可相反操作來提取現金。在香港,主要服務商有HK Bitcoin ATM及Genesis Block。
雖然使用比特幣ATM方便直接,但只接受現金交收,而且兌換價差較大,不貼近市場價。
買賣方法三:比特幣找換店
情況有如外幣找換店,用戶在找換商買入及賣出比特幣,到銀行或使用信用卡匯入資金再通知店鋪,店家就會將加密貨幣傳送到登記者的加密貨幣錢包,存放方法更安全。使用信用卡買入或需支付較高信用卡兌換率,但同時可以賺取信用卡積分。
廣告
買賣方法四:P2P個人交易
最原始的交易方法,但現實有不少人都用這種方法交易虛擬貨幣。用戶透過社交網站尋找買家賣家,再進行交易。這個交易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繞過交易所或中介,省卻手續費及買賣差價,價格更貼近市價。
這個方法的最大缺點是交易安全,交易雙方素未謀面,要先向賣家存入款項,賣家才會將Bitcoin傳送到買家虛擬貨幣銀包,一旦對方「走佬」,在匿名交易下難以追究。另一方面,個人交易的成交銀碼有限,這個方法較難承接大額交易。
虛擬貨幣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 價格可以非常波動
了解各種交易方法及其風險後,讀者亦不應該忽視虛擬貨幣自身的風險。
比特幣/虛擬貨幣/加密貨幣本身不是一種「貨幣」,沒有內在價值,背後並無任何銀行、政府、發行人或實物擔保或支持,它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交易者的共識,也是價格走勢可以非常波動的原因。倘若某日市場對虛擬貨幣的價格失去共識,比特幣價值可以瞬間跌至零。虛擬貨幣市場並無流通量提供者,市場不一定有足夠買家或賣家可完成交易,虛擬貨幣可能難以變現。
存放虛擬貨幣的電子錢包會面對黑客攻擊的風險,包括盜取整個虛擬錢包或當中的虛擬貨幣;而電子錢包遭電腦病毒感染、電腦故障、忘記錢包密碼時,也可能招致損失。
在香港,加密貨幣通常被認為具有「虛擬商品」的特點,而虛擬商品本身並非《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加密貨幣亦不是香港的法定貨幣。
廣告
投資者小心誤墮ICO騙局
讀者亦應小心留意「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s,ICO)。ICO一般是研發區塊鏈技術項目的網上集資活動。雖然某些ICO成功在短時間內籌集巨額資金,因而獲媒體關注及報道,但對投資者而言,參與ICO可能涉及重大的風險。投資者須留意 ICO的研發項目可能最終失敗收場,或甚至只是一場騙局。
加密貨幣、ICO與其他涉及數碼代幣的投資安排屬於高度投機性質的活動,並可能涉及重大風險。讀者須加倍小心,了解當中的特性和風險。讀者不應投資任何不認識或不理解的金融產品或活動。未有全面了解其特性、運作機制及風險之前,切勿跟風投機。如有疑問,應尋求法律及/或專業意見。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比特幣沒有基本面,投資價值該怎麼看?4 大虛實指標教戰
全球游資充裕,比特幣無疑成為今年漲勢最剽悍、卻也最讓投資人感到霧裡看花的投資標的。然而有了法人機構與名人大力加持,比特幣 3 月 13 日重新反彈衝破 6.1 萬美元。雖然沒有基本面的參考,投資人可以轉向觀察籌碼、技術面等簡易指標,或許較能掌握比特幣的買賣訊號。
灰度基金動向,操作大指標
「數位貨幣到底有沒有基本面?」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得讓許多以基本面為依歸的投資人失望了!幣圈界人士有志一同指出,8000 多種的數位貨幣,都是不具基本面的虛擬資產,「不過,有別於以往的現象是,特斯拉、微策略、方舟投資等愈來愈多華爾街機構投資人跳出來為比特幣、甚至數位貨幣背書。」ACE 王牌交易所國際顧問潘奕彰指出。
「就像買台股會先看台積電、買法股會先注意 LV,初入數位貨幣的世界,就應先注意市值最大、愈來愈多國家接受的比特幣。」一位幣圈人士如此形容,這也導致法人機構在美債殖利率頻頻破底、游資充沛之際爭相搶買比特幣。潘奕彰認為,投資人仍能從籌碼面觀察實體世界對於數位資產的想法,只要法人機構不只有口水喊多,而是實際不斷增持,就可以推論比特幣的價格可望維持高檔。
像是以買賣數位資產聲名大譟的灰度基金(Grayscale Investment Trust),就是重要參考指標,因為灰度基金持有的比特幣,具有固定一段時間「只進不出」的特色。
潘奕彰說,灰度基金旗下有 8 個單一數位資產信託資金,還有一個組合型數位資產信託基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就像初級、次級市場買賣一般,大戶投資人或法人機構可以在初級市場以現金買入比特幣信託、或是用比特幣換比特幣信託,而信託必須經過 6 個月的閉鎖期後才能賣出到次級市場上轉換。
從上述的投資流程,潘奕彰分析,不管是看上未來發展性還是單純做套利交易,只要在初級市場買入者多,灰度基金會買入更多的比特幣;因此,只要灰度基金對比特幣的持倉量趨勢長期增加,就代表6個月內的比特幣價格應不會有過於劇烈的波動。根據多數機構預估,GBTC 持有比特幣的數量持續增加,已經超過 65 萬枚,反過來說,如果當法人機構對於比特幣未來展望或套利機會消失,連 GBTC 也開始明顯減持比特幣時,就必須謹慎。
比特幣地板價,遙指特斯拉
再者,則是從技術面觀察買賣點。幣託指出,股市投資都會用到技術線形或指標,像是均線、布林通道、MACD 等,也可以拿來操作比特幣。以 3 月 12 日比特幣小跌至 57,000 美元以下,但仍站穩所有均線之上,積極型的投資人就可趁 5 日線不破,偏多操作。
幣託也觀察到,比特幣走勢有與美股波動正相關的傾向,也就是說,在美股多頭未退場前,比特幣仍有行情可以期待,建議投資人用 1~5% 的資產,定期定額買進比特幣會是較好的方式。
一位幣圈資深工程師也直指,比特幣的「地板價」大約應是 3.5 萬美元,因為當特斯拉年度財報透露共花了 15 億美元購買比特幣,美國微德布什證券就預估特斯拉的一枚比特幣成本約是 3.5 萬美元,「市場多數共識是:比特幣應不會跌破低於特斯拉持有的成本價。」
第 3,幣圈也常用比特幣大戶地址數量增加與否、算力等等觀察市場熱度與籌碼穩定度。不過,新形態的觀察指標對習慣投資實體商品的投資人來說,恐怕仍屬陌生,故可先理解實體世界就能掌握的資訊,再由淺入深。
最後,幣圈人士皆表示,投資比特幣或數位貨幣,就是相信數位貨幣的應用,最終有被落實在現實世界的可能,而這正是名人大咖看好比特幣最重要的投資價值。「馬斯克、PayPal 都有意要推動比特幣支付,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大型公司和比特幣搭上線。」所以,想投資虛擬資產的投資人,也能從發展面出發,思考虛擬貨幣現實化的夢,是否有機會實現。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比特幣正夯,俄羅斯西伯利亞利用寒冷與水力發電成為比特幣挖礦重鎮
說到比特幣挖礦,中國仍是世界最大宗,但俄羅斯荒野有地理優勢:冰天凍地省下挖礦中心散熱費用,充沛水力提供廉價電力,西伯利亞幾乎沒用處的土地用來挖礦也剛好,隨著比特幣幣值飆升突破 5 萬美元,俄羅斯挖礦企業正急起直追搶挖比特幣。
葉尼塞河支流流出貝加爾湖的安加拉河畔,人口不到 26 萬人的布拉茨克,是世界最偏遠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鄰近世界最大水庫之一布拉茨克水庫,受嚴重汞污染,卻是布拉茨克主要飲水與魚類食物來源,冬季均溫攝氏零下 15.7~23.4 度,夏季均溫也只有攝氏 13.3~23.8 度。這樣天寒地凍、不宜人居的地方,卻悄悄冒出新興事業。
比特河(BitRiver)用電 100 百萬瓦(megawatt)的主資料中心就位於布拉茨克,另外還有數個較小基地,專門利用布拉茨克水庫高達 4.5 吉瓦(gigawatt)發電容量的廉價水力發電,為美國、歐洲、日本及全球所有想入手比特幣的客戶「代客挖礦」。比特河自稱挖礦產量約占全球 2%。
比特幣衝破 5 萬美元,以及特斯拉(Tesla)宣布買入價值 15 億美元比特幣,讓比特幣挖礦熱潮再起。第一波比特幣「礦工」,在比特幣逐步調降挖礦所得,以及當時比特幣價格不如如今之下,一度有大量「廢棄礦坑」出現,也就是挖礦入不敷出倒閉,留下一大堆運算伺服器。但現在比特幣身價非凡,挖礦事業也跟著水漲船高。
比特河正野心勃勃的衝刺代客挖礦服務,表示目前客戶需求超過 700 百萬瓦用電量的挖礦運算效能,並且即將逼近 1 吉瓦,為此比特河將在 2021 年新增 300 百萬瓦規模,目前比特河已經在鄰近的布里亞特共和國新建 100 百萬瓦運算中心。2020 年 12 月時,布拉茨克運來 14 車皮伺服器相關設備,比特河的擴張,也帶動布拉茨克經濟發展。
俄羅斯於 2020 年合法化加密貨幣,但禁止用在支付,這對比特河並沒有太大影響,因比特河主要向外國客戶收取美元或盧布,代客挖礦的商業模式也讓比特河不受比特幣上下波動直接衝擊,因收取的代客挖礦費用固定,比特幣價格波動風險則由客戶承擔。雖然比特河無法從比特幣暴漲直接獲利,但比特幣大漲掀起的挖礦熱,也使 2020 年營收 2.5 倍增加。
採用水力發電,使比特河聲稱並未增加碳足跡,比特河當前使用電力有九成為可再生能源,未來擴張時也會選擇附近有可再生能源電力來源的地點。其實就是像布拉茨克這樣的地方,利用俄國基礎建設的水庫水力發電,成本低才是主要考量,剛好水力發電也是可再生能源,只是附帶好處。
目前中國仍是比特幣挖礦最大國,但據俄羅斯加密經濟人工智慧與區塊鏈協會(Russian Association of Cryptoeconomics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lockchain)統計,俄羅斯全國比特幣挖礦產量約占全球 7%,還不包括非法營運的挖礦者。哈薩克也約佔 7%。中國比特幣挖礦產業是佔資金面、供應鏈及部分灰色地帶利益的優勢,如許多非法營運採用盜電,或賄賂官員而取得免費電力,但俄羅斯佔有地利,天寒地凍的氣候,加上全球 9% 水力發電資源──大部分位於西伯利亞──廣大的西伯利亞,未來勢必出現越來越多比特幣礦場。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