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檔比特幣ETF加國掛牌,首日成交量近千萬股,一舉擠入10大活躍ETF|數位時代
比特幣喊漲 50 萬美元,市場盼成虛擬黃金
比特幣近期不斷飆升,本週首次超過 50,000 美元,Morgan Creek 數位資產聯合創辦人 Anthony Pompliano 出來放話,十年內比特幣價格將漲到 50 萬美元,且最終達 100 萬美元之鉅。
其觀點認為比特幣將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價值更勝黃金。當然目前比特幣的主要漲勢大多來自大型公司投入,如特斯拉,可說是帶動一股風潮,成功引導全球大寬鬆下,想保護自己購買力的投資人進駐比特幣。不由央行控制的貨幣,的確相當吸引人。
相對,黃金原本被廣泛認為是避險資產,過往在政治衝突或金融市場動盪時期,投資者蜂擁而至,然而如今似乎有被比特幣取代的趨勢。如摩根大通分析師也認同這樣的說法,只是沒有這些炒作數位資產的人士誇張。報告認為,若以虛擬黃金論,比特幣的長期價格理論上在 14.6 萬美元左右。
目前就以投資保值來看,黃金市場總規模約 2.7 兆美元,小摩以此推算比特幣價值,當然這種算法太簡單,黃金仍是央行儲備,短期內沒有動搖跡象。且比特幣的波動性是黃金 5 倍以上,這仍難以克服。且小摩還警告,儘管受不少法人推動,但近期比特幣漲勢仍醞釀很大風險,流量衝動已顯著放緩。
總體而言,50 萬、100 萬這些說法,基本上還是處於比特幣將成為全球共通貨幣,甚至取代傳統本國貨幣的「夢想」。或許有一天會成真,但也有很大機率不會。雖然比特幣號稱有總數 2,100 多萬稀缺性,但事實或許並不如此,相關爭議也常受討論。
許多人盼望比特幣未來能以交易需求支撐價格,實際上也有不少公司正投入使用比特幣進行商業交易,但投機性及稀缺性卻恰恰又是普及最大的障礙。比特幣或許可以再戰十年,但互相矛盾的夢想利多,終歸不可能全都實現。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為何買比特幣?馬斯克:實質利率轉負,蠢蛋才不找替代品
知名創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創立的電動車巨擘特斯拉(Tesla Inc.),2 月 8 日宣布買進 15 億美元比特幣,引起市場矚目。馬斯克剛剛解釋特斯拉為何這麼做。
馬斯克 18 日晚間透過 Twitter 表示,「特斯拉的行動並非直接反應我的意見。比特幣單純只是一種流動性型式,沒有現金那麼愚蠢。買進一些比特幣,對一家標準普爾 500 企業來說,已經足夠冒險。」
馬斯克並澄清,「我並不是投資者,而是一名工程師。除了特斯拉之外,我甚至未曾擁有任何一檔公開上市股票。」不過,「當法定貨幣的實質利率轉負,只有蠢蛋才不會尋找替代品。比特幣幾乎跟法定貨幣一樣是狗屎。注意,關鍵字是『幾乎』。」
特斯拉 2 月 8 日透過呈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公告中宣布,該公司已買進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目的是擁有更多彈性,進一步把手上的現金分散、將報酬最大化。特斯拉並表示,會依法接受顧客以比特幣付款,但一開始會設限。
特斯拉在宣布購買比特幣、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胞弟 Kimbal Musk 2 月出售 3 萬股自家股票後股價拉回,近日跌破 800 美元整數關卡。不過,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總裁凱薩琳伍德(Cathie Wood)依舊看好特斯拉,表示她仍在持續買進中。伍德並預測,若美國企業決定跟進特斯拉,比特幣上看 25 萬美元。
與此同時,向來看好黃金的新「債券天王(King of Bonds)」DoubleLine Capital 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最近也改變對比特幣的看法。岡拉克 18 日透過 Twitter 表示,他長期看空美元、看好黃金,但過去 6 個月以來,他對兩者的看法已轉趨中立。許多流動性灌入、造成漩渦。比特幣也許是刺激經濟的資產(The Stimulus Asset)。黃金看來不是。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